2019年教师招聘教综练习题42
扫描添加下方客服微信号“晨晨”解决相关备考难题,添加微信公众号“晨功公考”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题 目
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
A 开除 B 批评教育 C 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D 批评教育
2.( )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 初中 B 普通学校 C 小学 D 高中
3.某学校准备对学校的20多位教师进行考核,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校对教师考核内容?( )
A 政治思想 B 业务水平 C 工作成绩 D 课时量
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的( )等内容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督导内容?
A 执行法律法规情况 B 教育教学质量
C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D 学生的学习情况
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 独立思考能力 B 逻辑思维能力
C 动手操作能力 D 信息处理能力
6.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7.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 )
A 地方课程 B 学校课程 C 一级课程 D 研究课程
8.某生会背诵九九乘法口诀并懂得三三得九,就是3个3相加之和得9,这种学习属
于( )。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9.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0.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11.某学生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测智商,发现高出平均数2个标准差的距离,那么他是智商是( )。
A.100
B.110
C.120
D.130
12.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A.沉思型
B.冲动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13.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这种认知方式是( )。
A.场独立型
B.发散型
C.场依存型
D.沉思型
14. 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B 目标评价模式
C 过程评价模式
D CIPP评价模式
1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主要以传授( )
A 直接经验为主 B 间接经验为主 C 生活知识为主 D 生产知识为主
解 析
1.答案C【晨功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因此,答案选C。
2.答案B【晨功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因此,答案选B。
3.答案D【晨功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因此,本题选D。
4.答案D【晨功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工作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社会公布。”因此,本题选D。
5.答案A【晨功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题答案选A。
6.答案B【晨功解析】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联结,故学习体操动作属于连锁学习。
7.答案B。【晨功解析】 学校课程又称为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自己开发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地方课程是指地方政府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人才的要求而制定的课程计划和开设的具体课程。一级课程是国家课程。
8.答案D【晨功解析】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9.答案A【晨功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排除C。示范法是指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行为塑造法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强化法是指在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后,给予一个刺激(如金钱、微笑、表扬等),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保持下来。故选A。
10.答案D【晨功解析】桑代克认为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终于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11.答案D【晨功解析】韦克斯勒摈弃了比例智商而采用离差智商的概念。他认为:人的智力的测验分数是按常态分布的,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处于平均水平,即IQ= 100;离平均数越远,获得该分数的人数就越少;人的智商从最低到最高变化的范围很大,其分布标准差为15。题目中高出平均数2个标准差,那么智商就是100+15 x2= 13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D【晨功解析】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题中描述的认识方式应属于此类型,故选D。
13.答案C【晨功解析】场依存型的人是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即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来的,主要从认知的选择性角度出发, 故选C。
14.答案A。【晨功解析】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斯克里文,认为评价应当注重的是课程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专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泰勒,这一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的,认为确定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其它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而展开的。CIPP模式由斯塔弗尔比姆等学者提出来,认为评价不应局限在评定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是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应改为课程的改革服务。因此应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一评价体系考虑到影响课程计划的种种因素,可以弥补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相对来说比较全面,但是实施过程比较复杂,难以被一般人掌握。
15.答案B。【晨功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①认识的间接性。教学过程主要是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创性认识,区别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②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③认识的教育性。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通过认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通过认识也能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④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